专业诚信,竭诚为您服务!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刑事诉讼

分享到:0

   

       【 监视居住】监视居住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〈以下简称刑诉法〉设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。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中,公检法三家对这一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,感到很困难,内部争议和法学界争论颇多。现笔者对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在立法上存在违法性进行剖析,与司法界、法学界的同行们一起探讨。一、监视居住的涵义及相关法律规定 “监视”一词的含义是指从旁注视以便发觉不利于自己方面的活动:“居妆一词的含义是指较长时间地住在一个地方。有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两种现象。 “监视居妆是《刑诉法》中设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,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逃避侦查、起诉、审判,责令其在指定的区域或住处,设专人或不设专人监视其活动,以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,是国家赋予公检法三家限制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一种特殊权力。 监视居住的范围:《刑诉法》第51条、第60条、第65条、第69条、第74条作了明确规定。 监视居住的期限:《刑诉法》第58条规定“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”。 被监视居住人员应遵守的纪律:《刑诉法》第57条作了规定。 公检法三家具体使用方法:监视居住由作出决定的机关开具“监视居住决定书”和“监视居住委托书”,发往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所在地派出所,委托对其执行监视居住,没有固定住处的,由公安机关指定地点或住处。 在司法实践中,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住所〈住所、住处、居所、居住场所等都是同一概念〉往往不是“单身居妆,而是“混合居妆。就监视居住这一刑事强制措施而言,就涉及到“单身居妆、“混合居妆和“第三人”三个名词。 所谓“单身居妆是指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独身居住的住所,不跟第三人居住在一起;所谓“混合居妆是指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跟第三人居住在同一住所,如“中心家庭”或“核心家庭”〈目前我国把家庭成员只有父母子女的称之为‘中心家庭’或‘核心家庭’〉、单位集体宿舍、与他人合租的住所,享用公共设施等。      

联系方式CONTACT INFORMATION

  • 孙玉成
  • 手机:13468395668
  • Q 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邮箱:wwyx76@163.com
  • 地址: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奥森路孟达商务中心1号楼15层